關於我們
舊墟的使命
辦學宗旨
學校遠景
校訓
校歌
教育目標
我們的期望
我們的宣言
學校歷史
難忘時刻
歷任校長
周年紀念誌慶
校長的話
校園設施
學校概覽
班級結構
教師資歷
校曆表
校服式樣
學習時間表
計劃及報告
行政政策
專業團隊
專業榮譽
師生學術交流
協作計劃
學校刊物
最新出版
學校簡介
周年特刊
學生作品 (童真童意)
學與教
整體課程規劃
中文
英文
數學
常識+英常
科學
人文
體育
音樂
視藝
生活與科技
普通話
電腦
生活教育
學生培育
國民教育
價值觀教育
正向教育
資優教育
校本獎勵計劃
自我挑戰奬勵計劃
舊墟閱讀奬勵計劃
舊墟好孩子奬勵計劃
運動員奬
小馬奬
綜合實踐服務計劃
服務學習
全方位學習
世界公民體驗課程
理財教育課程
舌尖上的傳承
童理夢飛翔
境外交流
學生表現
獲奬紀錄
學生作品
小一及升中
入學資訊
升中資訊
傳媒厚意
Toggle main menu visibility
課程特色
學生表現
獲奬紀錄
學生作品
課程特色
提供全面優質的教育
本校致力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情、靈,七育均衡發展。鼓勵學生主動探索世界,具國際視野,啟發每個學生的潛能。本校致力建構持續優質的學校,裝備學生迎向世界,面向未來。
1. 豐富語境,發展各科校本課程
英語學習
本校善用各類活動引發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定期舉行英語學習日、班際讀者劇場比賽及學生在舊墟兒童台推介英文圖書及朗讀詩歌等活動,更舉辦海外交流團,帶領學生到美國肯德基交流學習。
本校各級採用課本為本(Task Based Learning)模式學習英語,並同時加強英語文法及語境學習。
本校二、三年級推行「小動物大使」(Little Animal Ambassador)計劃,豐富學生詞彙,增強聽說讀寫能力。本校四、五年級推行校本「香港英語大使計劃」,學生透過課堂活動及戶外觀察,認識香港的旅遊景點、娛樂、食物、交通及節日。自四年級開始,推行Keys 2 Literacy Development,在寫作過程中,加強輸入詞彙、學生互評、教師指導及學生自我完善部份,效果良好。
本校每星期設英語日,在上課前、早會及午息均有特別英語活動。
普通話學習
中文以普通話教授,此外,本校特別邀請到上海特級教師李躍平主任編寫教材,讓剛升上一年級的學生投入學習普通話,為日後以普通話學習中文打好基礎。而六年級課程中更加入了校本增潤課程,特別針對語音知識和口語訓練,令整套課程更有系統。
本校每星期均有普通話日,特設「普通話校園密碼」、「普普園地」,在老師及普通話大使帶領下,進行不同的學習活動。
校本課程發展百花齊放
本校就辦學宗旨、教育趨勢和科本特色,設計多個校本課程。透過有系統的校本課程及提供多元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和發展共通能力,並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本校校本課程包括「初小中文科優化課程」、「單元教學」、「讀讀古詩文」;「Task-based Curriculum」、英語大使計畫、針對學生難點的數學科「主題式教材」(針對學生難點)、常識科「濃縮課程」及普通話科「漢語拼音教材」;此外,一至六年級具校本生活教育課程、電腦科課程及校本資優課程等等。
本校每星期設「綜合課I Plus課程」,I Plus即為自我增值,課程分為「學會學習」和「學會做人」兩部分,既為學生提供學習技能的訓練,亦能涵蓋品德情意教育的學習經歷,以補足核心課程的不足,與時並進,以提高學生自學、學會學習能力及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2. 加強推動自主學習和綜合解難能力
自主學習
本校致力培育學生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本校從「喜歡學」和「有能力學」兩方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積極主動的學習文化。老師在各學習領會提供不同的學習策略及思維技巧,備課時,本校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搜集資料,提問問題,查字典,備單元學習冊及文學精點小冊子等;綜合課(I Plus課)會教授學生不同的自主學習能力策略,包括閱讀策略、專題研習的技巧、資訊科技素養、小領袖訓練課程等,鼓勵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策略,遷移所學。
在「喜歡學」方面,本校積極發展電子互動學習,各科應用Google Classroom平台,確切落實多媒體教學,擴闊學生學習素材的範圍,照顧學習差異,提升學習動機與互動。在課堂以外,本校非常鼓勵學生從閱讀中學習,積極營造不同的學習情境和舉辦多元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經驗。
綜合解難能力
本校依據教育局的六個建議策略,滲入STEM跨科元素,增強學生在綜合和應用跨學科知識與技能的能力。本校舉辦STEM學習日,結合數學、常識、電腦科及科學的元素,讓學生在設計及製作交通工具時,運用量度、數據處理的知識、科學原理和設計循環理念,培養學生創造力、協作和解決問題能力。
為提高學生學習STEM教育的興趣,本校提供了多元化的活動,包括:觀星營、親子天文科學活動、我係小小科學家、科學探究小組、3D打印課程及機械人編程課程、VR虛擬實境學習日等。
本校將編程的知識普及化,一至六年級均為本校核心課程,四至六年級更參與賽馬會「CoolThink@JC計劃」,每級約有十小時的課堂學習,以裝備學生迎向未來。
3. 積極推動從閱讀中學習
本校積極鼓勵學生學會閱讀,喜愛閱讀,還須掌握「從閱讀中學習」的技巧,以提升學習能力,達到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閱讀活動鼓勵學生閱讀,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和策略。本校會創設情境,讓學生同時經歷「學會閱讀」及「從閱讀中學習」,例如舉行「童讀週」,曾邀請作家馬翠羅女士、麥曉帆先生、林澤銘先生等等及於課程統整中進行跨課程閱讀,從閱讀中汲取各範疇的新知識,探討感興趣的課題,均衡發展閱讀能力。
本校舉辦多元的活動,鼓勵同學養成自發閱讀和思考的習慣,例如:「閱讀巨無霸」「閱讀愈豐收」和「給英文圖書一個Like」等,透過廣泛閱讀,觸類旁通。
4.培養學生成為良好的世界公民
本校重視德育及公民教育,積極培育學生個人品德的全面發展,希望本校學生能做到「今天是舊墟好學生,他日是世界好公民」。
本校推展全校性「好孩子獎勵計畫」,修身立德,讓學生檢視自我,養成良好的習慣。本校每年為四至六年級同學舉辦「綜合實踐服務計畫」,讓高年級同學到社區、幼稚園和長者中心進行各類服務學習,培養同學服務精神。
本校安排不同的交流團,讓學生認識更多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及環保等的變遷和發展。近年曾到北京、西安、上海等地考察,了解兩地生活及學習重點的異同,認識國情,關心國事,提昇國民身份認同。
本校繼續緊貼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的發展,亦重視學生的生活需要,各級推行生活教育課、「小領袖課程」及「健康教育課程」;並舉辦不同的德育、禁毒和健康講座,以建立良好品德及正面價值觀。今年,本校更積極籌劃一至三年級德育及公民教育課,讓學生於德育、個人成長等各方面均得以全面均衡成長。
5.發展學生一生一體一藝潛能
本校提供有計劃、有組織及多元優質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善用餘暇,發展不同的興趣與潛能,以一生一體一藝為目標,透過團體活動,促進學生社交發展,建立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達至均衡的全人發展。各課餘活動約130組:由家長教師會舉辦之課餘興趣班全學年約2400人次參加,由教師帶領之課外活動上下學期均超過60組,全學年約3500人次參加。
另,本校設立「藝術成就獎」,表揚學生在藝術方面卓越的表現;設立「運動員獎」,表揚學生在運動方面優異的表現。
為了搭建平台,本校更舉行「樂韻飄揚在舊墟音樂會」及主題式的視覺藝術展覽。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