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

人文科

(一)簡介

  • 組成部分: 小學人文科是小學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涵蓋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內容 。
  • 六大範疇: 課程包括「健康與生活」、「環境與生活」、「理財與經濟」、「社會與公民」、「國家與我」和「世界與我」六個學習範疇 。
  • 核心理念: 課程的核心是促進人文素養 ,具備人文素養的學生,會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 ,珍視自己 ,關心他人的福祉 ,從而建立一個關愛和共融的社會 。

(二)課程宗旨

  • 身心健康成長 ,從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成為充滿自信、理性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
  • 認識自己在家庭和社會所擔當的角色及應履行的責任 ,尊重法治和守法精神 ,並為社會和國家的共同福祉作出貢獻 。
  • 認識國家的歷史、地理、中華文化及現代發展 ,培養國民身份認同和對國家的歸屬感 ,並致力貢獻國家和世界 。
  • 關注本地、國家及世界發展及彼此的連繫 。
  • 通過可持續發展教育 ,關心及愛護環境 ,實踐綠色生活 。

(三)課程目標

  • 知識和理解方面: 了解、接納、欣賞自己和別人 ,認識個人身心及社群健康 ;對大自然和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有基本認識 ;認識個人和政府理財的基本知識和原則 ;了解國家重要的歷史事件與中華文化特色 ,以及香港社區的發展 ;初步認識《憲法》與《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含意 ;通過不同方式認識世界和不同地方的人民生活與文化特色 。
  • 技能方面: 發展自理能力及各種生活技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細心觀察環境 ,識別地圖及多媒體中的資訊 ;培養思維能力 ,採用不同方法蒐集、理解及整理資料 ;初步發展自我管理及適應社會變遷的能力 ;發展有效及符合道德地運用資訊及資訊科技的能力 ,以及培養各項共通能力(包括溝通、數學、自學、協作、慎思明辨、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
  • 價值觀和態度方面: 培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感 ;愛惜自己和尊重別人 ;明白珍惜地球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 ,實踐綠色生活 ;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培養恰當的理財態度 ;培養及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和文化 ,建立國家觀念 ,培養愛國情懷 ;關心社會和世界,尊重法治精神 ;提升學生的媒體和資訊素養 ,能理解、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文化、觀點及生活方式 。

(四)課程特色

  • 立德樹人: 重視培養學生的全人發展 ,包括人文素養、身心靈健康發展 、良好品格道德及社會價值觀 ,以建立文化自信 ,成為具識見及負責任的人 。
  • 探究學習: 鼓勵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探究式和體驗式學習活動 ,主動建構知識 ,促進自主學習 。
  • 連繫生活: 強調將學習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 ,並配合社會時事 ,讓學習能跑出課室,走進社會 。
  • 加強國民教育: 增潤中華文化、國家歷史、國家地理及國家發展元素 ,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 。
  • 持續推動價值觀教育: 於每個年級的學習主題融入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 ,並增潤理財教育相關內容 。
  • 以學生學習為中心: 課程內容著重不同年級之間的銜接 ,主題以螺旋式設計 ,以銜接初中和高中人文科目的學習 。
  • 教學主導原則: 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發展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 ,著重共通能力的發展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以及鼓勵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以豐富學習經歷 。

(五)恆常學習活動及培訓

為配合課程的發展目標,本校的校本課程設有多元化的學習活動:

  • 跨學科、組別教學活動:
    • 科組持續與國民教育組協作 ,組織學生各種考察及交流活動 ,以加深認識國家的歷史和文化 。
    • 積極參與「同根同心」──香港初中及高小學生內地交流計劃 、初中及高小學生交流活動資助計劃-「赤子情中國心」等 。
  • 理財教育活動:
    • 持續在科本、跨學科及組別中推進理財教育的發展 。
    • 繼續開設理財教育活動,如春日夢想市集 、VGOAL舊墟創未來等 ,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
  • 跨學科專題研習:
    • 與中國語文科協作 ,設有專題研習的多元評估活動 ,融合中華文化、香港特色等內容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
  • 全方位學習活動:
    • 包括實地參觀、博物館學習、服務學習和境外交流等 ,以深化課堂所學 ,培養人文素養 。
  • 服務學習:
    • 透過積極參與精心策畫的社區服務 ,獲取親身的學習經驗 ,從中發展溝通能力、創造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以及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博物館日:
    • 結合人文科六大範疇課題 ,透過參觀博物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文化素質 。